
2025超高齡社會來臨!不動產繼承常見問題與避稅規劃一次搞懂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一季全台不動產繼承移轉登記達1.79萬棟,等於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件不動產進入繼承程序,顯示台灣已邁入「遺產移轉高峰期」。這不僅是人口老化的體現,也代表著更多家庭將面臨繼承、分產、稅務與家族協調等多重挑戰。

文/林坤毅地政士(恒立地政士事務所)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一季全台不動產繼承移轉登記達1.79萬棟,等於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件不動產進入繼承程序,顯示台灣已邁入「遺產移轉高峰期」。這不僅是人口老化的體現,也代表著更多家庭將面臨繼承、分產、稅務與家族協調等多重挑戰。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層面,深入解析台灣當前繼承問題的背景與風險,並提供專業建議:
- 台灣進入遺產移轉高峰的原因
- 不動產繼承的四大挑戰
- 房地合一稅如何影響繼承策略
- 常見的家族糾紛與預防方法
- 專家建議:生前規劃的五大重點
- 結語:繼承問題不解決,等於埋下家庭戰火的引信
一、台灣邁入遺產移轉高峰的三大背景因素
人口老化加速,「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
依據國發會「2024年人口推估報告」,台灣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20%。截至2024年3月,台灣總人口已降至2337萬人,顯示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的雙重壓力已無可逆轉。
壽命延長,但繼承年齡也同步提高
台灣目前平均壽命約為80歲,早期出生於1950年代與1960年代的「嬰兒潮世代」,如今也逐漸步入退休與財產傳承的階段。值得注意的是,繼承者年齡普遍落在50~60歲區間,當事人已不再年輕,若財產分配未有事前規劃,常會引發嚴重糾紛。
海外子女返台處理繼承潮
2023年第一季登記數量創同期新高(1.87萬棟),部分與「疫情後返台潮」有關,許多在國外定居的子女趁返台探親順勢處理不動產繼承事宜。然而,若雙方無法長住台灣,也增加了實務操作與財產管理的困難度。
二、不動產繼承的四大挑戰
產權分散,後續處分難上加難
多數家庭在未立遺囑或信託的情況下,依法按「法定繼承比例」繼承不動產。這代表一棟房子可能落入多位繼承人共同持有的狀態(即公同共有或分別共有),一旦任一人不同意出售或管理,便難以處理。
產權狀態 | 說明 | 常見問題 |
---|---|---|
公同共有 | 繼承初期狀態,無法單獨處分 | 一人反對,全案卡關 |
分別共有 | 須經法院分割或協議分割取得 | 協議困難,易產生糾紛 |
稅負問題複雜化,尤其在房地合一稅2.0上路後
自2021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2.0制度,使得繼承取得的不動產若於短期內出售,須依照繼承人取得後的持有期間計算稅額,稅率最高可達40%。許多繼承人因不理解稅制,急於變現反而造成鉅額稅損。
家族成員意見分歧,易導致情感裂痕
即使手足情深,但若在財產分配上出現誤解或不公,往往會從「家庭事件」演變為「法律訴訟」。不少案例顯示,繼承糾紛可能導致兄弟姐妹老死不相往來,甚至下一代也被迫捲入風波。
遺產稅與持有成本無法預估
雖然台灣目前遺產稅的免稅額為1333萬元,稅率為10%、15%、20%三級,對多數家庭而言尚屬合理。但若名下不動產多筆,仍有可能超過免稅額,加上地價稅、房屋稅、管理費等持有成本,可能讓繼承者「繼不起來」。
由安承幫您安心辦繼承
三、房地合一稅對繼承策略的影響
房地合一稅制度設計,目的是抑制短期炒作,但在繼承場景卻常造成困擾:
計算方式說明:
- 繼承取得房屋 → 賣出 → 課稅
- 計算「取得日」從原所有人過戶日算起
- 若持有期間短、增值高,將課徵高額稅金
對繼承人的實際影響:
持有期間 | 稅率 | 備註 |
---|---|---|
≦1年 | 45% | 僅限買賣情形 |
≦2年 | 35% | 高稅率區段 |
≦10年 | 20% | 最常見稅率 |
>10年 | 15% | 長期持有優惠 |
這樣的稅制,導致不少家庭面臨「不賣卡資金,賣了課重稅」的兩難情境。
延伸閱讀:繼承到不動產,如果出售要繳多少稅?
四、家族糾紛的常見模式與預防建議
常見家族糾紛模式:
- 兄弟姐妹不滿分配結果,產生爭執
- 部分繼承人長期照顧父母,主張多分
- 有人住在遺產房屋中,拒絕遷出或分配
- 地點價值差異大,導致實質不公平
預防對策建議:
- 立下具法律效力的遺囑,明確分配比例
- 若有特定繼承需求,採用生前贈與或信託機制
- 定期與家人溝通,維持財產透明度
- 若持有不動產價值高,建議提早諮詢地政士及律師
五、生前規劃的五大重點
項目 | 建議行動 |
---|---|
遺囑規劃 | 自書遺囑或公證遺囑,明定分配內容 |
生前贈與 | 善用贈與稅免稅額,分年提前移轉 |
財產信託 | 委由第三方管理、避免產權分散 |
人壽保險 | 將保險金作為現金分配工具 |
協議分產 | 家族會議中先行取得共識與書面記錄 |
結語:繼承規劃,不能等到最後一刻
「遺產規劃不是富人的專利,而是每個家庭的責任。」
在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此刻,不動產繼承將成為每個家族遲早要面對的課題。若等到父母過世後再來臨時應變,不僅財產難以有效處理,更可能引發難以彌補的家庭裂痕。
唯有提早溝通、善用法律工具,才能真正做到「遺產不成遺憾」。
安承服務項目
- 代辦除戶申請(死亡登記)
- 代辦查詢被繼承人財產(遺產分析)
- 代理申報遺產稅
- 限定繼承(陳報遺產清冊)
- 拋棄繼承
- 遺產協議分割
- 遺產分割訴訟,協助繼承人爭取最佳且可接受的方案
- 繼承登記
由安承幫您安心辦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