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必備知識

繼承爸爸的老家後,我們學會的第一堂稅務課
我們本想保留那間充滿回憶的老家,但考量到屋況老舊、稅費與維修費用壓力,最終決定將其出售。卻沒想到,處理稅務問題比想像中複雜──尤其是所謂的「房地合一稅制」,還好,我們在專業地政士的幫助下,學會了這堂人生必要的稅務課。

股票繼承與遺產稅、股利課稅及實物抵繳制度分析:從一位退休工程師的故事談起
文/陳建佑律師(資鋒法律事務所) 一、故事的開始:退休後的資產安排 林伯伯是一位從…

配偶無法單獨繼承?繼承順位與分配比例一次搞懂
在台灣,很多人以為只要配偶還在,就能自然繼承全部遺產。然而,根據我國《民法》繼承規定,配偶「通常不是唯一繼承人」,還需與其他法定繼承人如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甚至祖父母共同繼承。若忽略這點,容易在繼承程序中引發紛爭,甚至讓遺產處理陷入停滯。

遺產管理人是什麼?如何聲請?職責有哪些?一文了解無人繼承的重要角色
若一開始無法確認繼承人是誰,又或者家屬之間未能即時統整處理,遺產可能面臨無人管理的風險。此時,「遺產管理人」便是法律設計的一道安全機制,確保被繼承人留下的財產能妥善處理、不致遭受損害。本篇文章將為您完整介紹遺產管理人是什麼、何時需要聲請、申請流程與所肩負的職責,讓您在處理家人後事之際,少些困惑,多些安心。

頂客族的遺產風險:無子女配偶過世後,遺產如何繼承?|早點規劃,守護愛的家園
本文探討台灣「頂客族」(無子女夫妻)面臨的繼承風險。若一方過世且未立遺囑,遺產將由配偶與亡者兄弟姊妹共同繼承,配偶僅得一半,甚至可能被迫搬離原居所。由於現行民法未能完全保障配偶權益,專家建議應提前立遺囑、設立信託或透過保險安排資產,避免爭議與遺憾。頂客族應及早規劃,確保彼此打拼的成果能真正由摯愛繼承與守護。本文也詳述繼承順位、遺囑形式及常見法律問題,提供實用建議與溫馨提醒。

【繼承房產後出售的稅務規劃】善用自用住宅優惠,避免多繳房地合一稅
房地產稅制自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制」以來,繼承來的房屋若要出售,稅負規劃成為家庭財富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尤其「自用住宅400萬免稅優惠」,看似常見,實則對資格條件相當嚴格,若未事先規劃,可能讓家人間的稅負差異高達數倍,甚至引發家庭爭議。

輔助宣告與監護宣告的差別、聲請方式及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我們或我們的親人可能會因為健康、心智能力等因素,逐漸失去獨立判斷與處理生活事務的能力。此時,法律制度中的「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就扮演了保護弱勢者的重要角色。

繼承與扶養的法律關係:未盡扶養義務者是否仍可分遺產?
在遺產繼承實務中,經常遇到民眾詢問:「我長期照顧爸爸,哥哥什麼都沒做,醫療費、看護費也沒出一毛錢,他還能來分遺產嗎?」這類問題牽涉到兩個重要但不同的法律概念:「扶養義務」與「繼承權」。本文將從法律規定、實務操作到訴訟途徑,全面剖析二者的關係,協助您釐清常見的誤解與處理方式。

2025超高齡社會來臨!不動產繼承常見問題與避稅規劃一次搞懂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一季全台不動產繼承移轉登記達1.79萬棟,等於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件不動產進入繼承程序,顯示台灣已邁入「遺產移轉高峰期」。這不僅是人口老化的體現,也代表著更多家庭將面臨繼承、分產、稅務與家族協調等多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