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人

繼承人可以提領被繼承人的帳戶款項嗎?論「遺產的公同共有」
實務上常常發生被繼承人於「生前」有委請特定人或繼承人其中一人負責保管郵局或銀行之存款存摺及印章,並有授權特定人或繼承人其中一人得於生前以被繼承人名義提領帳戶內之款項,但這樣是合法的嗎?

被繼承人生前對繼承人的債權該怎麼清?論「扣還」及「歸扣」
家庭成員中互相移轉財產的情況,是社會上非常常見的,而移轉財產的方法不外乎是贈與或是借貸,在移轉的財產上又以金錢、房地不動產、股份等為最常見,在家庭成員間贈與或借貸時,涉及「歸扣」及「扣還」的法律問題,將來繼承人們在遺產分割時,其分配額的計算上有所影響。

繼承人中如對於被繼承人負有債務,要怎麼「扣還」?【2023年版】
在共同繼承的狀況時,被繼承人對繼承人之債權,由共同繼承人共同繼承,形成債權之準共有關係。對被繼承人負有債務之繼承人,因為同時身兼「債權準共有人」及「債務人」之雙重身分,考量繼承人間公平性及遺產分割便利性,民法設有「扣還」的規定。

養子女可以繼承養父母及親生父母的遺產嗎?淺談我國收養制度
關於養子女被收養後,在未經終止收養前,僅對於養父母有繼承權,對親生父母是沒有繼承權。只有在一種例外情況,如果有一位養子(女)在其養父母死亡時先繼承養父母遺產後,再向法院聲請終止收養許可經法院核准......

「遺產分割」中爭取應有權益的4大關鍵主題!
繼承遺產後,所以形成的共有關係為「公同共有」,而由於在公同共有的法律關係下,對於遺產的利用、管理或處分多有困難,其解決此困境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遺產分割」。而在進行遺產分割時,首先必須要知道自己的權益的內容有哪些,才能受到公平且合法的分配!

長榮集團百億遺產的4個關鍵事實(密封遺囑的要件與特留分)
該案之所以受矚目,除了遺留百億財產外,主要爭點在於張榮發在立遺囑時是否具備遺囑能力?張榮發所立之密封遺囑是否違反法定要件而無效?以及是否有違反特留分的規定?

公同共有和分別共有差在哪?一篇搞懂公同共有遺產分配方式
公同共有和分別共有的差別為何?公同共有持分比例存在嗎?公同共有為數個人享有1個所有權的情況,而辦理公同共有分割主要有「原物分配」及「變價分配」2種方式。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公同共有定義、分割與繼承方法!

【案例圖解】什麼是「遺囑信託」及「代筆遺囑」?5分鐘快速了解!
現代人越來越懂得利用「遺囑」來規劃自己身後的財產分配,尤其以「遺囑信託」的方式規劃及管理遺產非常好用,除了可以確定遺產的用途外,亦可以達到節稅的效果。

繼承發生時,怎麼判斷是否需要拋棄繼承?可以預先拋棄繼承嗎?
在了解「拋棄繼承」」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什麼是「限定繼承」,好讓各繼承人們可以知道如何選擇最有利的方式。而當被繼承人生前負有龐大債務、債務的數額大於資產或不確定債務數額究竟有多少的情況下,繼承人該怎麼辦呢?繼承人可否預先聲明拋棄繼承呢?拋棄繼承與限定繼承的差別在哪?